李雪琴事件再掀波澜举报人晒证据实锤学历造假只是表象
时间: 2025-06-25 20:49:29 | 作者: 新闻中心
2025 年 6 月 17 日,北京朝阳区法院门口的闪光灯刺破了清晨的薄雾。谢田飞走出法庭时,黑色羽绒服拉链拉得老高,只露出下巴上未刮的胡茬。他身后不远处,李雪琴的保姆车悄无声息地滑入车流,车窗贴膜反射着法院大楼的灰色墙面 —— 这对曾在出租屋里分食一碗泡面的合作伙伴,如今连呼吸同一片空气都显得尴尬。微博热搜词条 #李雪琴学历造假# 和 #谢田飞实名举报 #像两团野火,在中文互联网烧了整整一周,而这场风波的源头,要从六年前那个飘着雪花的沈阳冬夜说起。
2019 年 1 月,沈阳铁西区一栋老旧居民楼里,25 瓦的灯泡在烟雾缭绕中忽明忽暗。李雪琴把泡面桶往桌上一推,油渍在打印纸边缘晕开,那上面是北京十斤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注册草案。老谢,咱这公司名得有点分量, 她用筷子敲着纸面,东北口音在零下 20 度的房间里带着热气,十斤,十全十美,斤两十足! 对面的谢田飞正往烟灰缸里摁灭第七根烟,镜片上的雾气让他看不清李雪琴眼里的光 —— 这个刚从北大毕业三年的姑娘,此刻更像个街边摆摊的小贩,兴奋地比划着未来的摊位规模。
彼时的谢田飞还穿着洗得发白的优衣库卫衣,作为资深自媒体运营,他在某视频平台刷到李雪琴的 追星吴亦凡 系列短视频时,正在出租屋啃冷馒头。这姑娘能处,没架子 是他对李雪琴的第一印象。两人在一次行业活动碰面后,用东北人特有的直爽迅速热络起来。她跟我聊铁岭老家的酸菜缸,聊北大食堂的熘肝尖,完全不像个高材生,谢田飞后来在采访里摩挲着当时的合照,照片上两人挤在电脑前,屏幕上是《脱口秀大会》的报名页面。
北京十斤文化注册那天,李雪琴特意穿了件红色毛衣,在朝阳区政务大厅的玻璃门前拍了张照。注册资本 100 万,她占 60%,谢田飞占 40%—— 这个股权比例后来成了争议焦点。谢田飞声称自己实缴 40 万,还拉来了天使投资,那时候公司就我们俩,她写段子我跑业务,大冬天一起啃面包改方案。他手机里还存着 2019 年底的微信记录,李雪琴在对话框里敲下:老谢,等咱公司上市了,第一个给你买车! 背景是他们租的隔断间,墙角堆着没拆封的快递箱,窗台上晾着两人的袜子。
公司起步阶段的窘迫带着某种喜剧色彩。为了省租金,他们把办公室设在通州某商住两用楼,夏天空调坏了就用纸板扇风,谢田飞常对着电脑屏幕骂街,李雪琴就递上冰棍说 消消气,段子素材有了。这种苦中作乐的日子在 2020 年《脱口秀大会》第三季播出后戛然而止。当 宇宙的尽头是铁岭 成为年度金句,李雪琴的商业经济价值呈几何级增长。谢田飞在日记里写道:10 月 15 日,第一个千万级代言合同,她签字时手都在抖,我也是。 彼时的他们不会想到,这笔签字费日后会成为财务争议的导火索之一。
2021 年春节前的北京格外寒冷。十斤文化的办公室里,谢田飞把打印好的分红方案摔在李雪琴面前,A4 纸划过桌面,惊飞了窗台上的麻雀。账上 1200 万,按 40% 我该拿 480 万,你说扩大再生产? 他的声音因激动而沙哑,眼镜滑到鼻梁上,你说调整股权结构,让我转 20% 给第三方代持,补偿呢? 李雪琴背对着他,盯着窗外 CBD 的霓虹灯,羽绒服上还沾着早上吃油条的油渍。
这场持续三小时的争吵,后来被谢田飞称为 关系变质的开端。据他回忆,李雪琴当时提出的代持方案疑点重重:代持人是她表哥的同学,跟公司没任何业务往来,这不就是转移资产吗? 而李雪琴团队的说法是,谢田飞实际出资只有 10 万,剩余 30 万为认缴,且 几乎没参与运营,代持是为了方便工商变更。双方各执一词,却都拿不出完整的书面协议 —— 这为日后的法律纠纷埋下隐患。
争吵的余波在春节后蔓延。谢田飞发现了自己被移出了公司核心工作群,财务系统的权限也被收回。3 月 15 日,他收到律师函,内容是公司将解散清算。那天北京下着雨,我在公司楼下站了半小时,看着她的保姆车开过去,没停,他在微博长文里写道,配图是湿透的皮鞋和模糊的车尾灯。而李雪琴在同期的综艺里,还在拿 合伙人老谢 的糗事当段子讲,观众笑得前仰后合,没人知道后台正在上演的资本暗战。
清算过程中的一个细节颇具讽刺意味。谢田飞声称,2020 年 6 月签订的《股权代持协议》里明确了利润分配的方法,但李雪琴方出示的版本却缺少关键页。她团队的律师说我签的是扫描件,法律上的约束力存疑,谢田飞在法庭上拍着桌子,合着电子签名就不是签名? 法官敲下法槌的瞬间,李雪琴的律师轻轻推了推眼镜,这个细微动作被旁听席的记者捕捉下来,后来成了 胸有成竹 的象征。
2025 年 6 月庭审现场播放的监控录像,记录了争议车辆交易的诡异细节。2021 年 5 月 17 日,十斤文化子公司账户以 110 万元购入奔驰 S 级轿车,13 个月后,这辆行驶里程仅 1.2 万公里的新车以 44 万元卖给李雪琴的父亲。更蹊跷的是,同日另一辆 26 万元购入的别克商务车,以 13 万元转给了李雪琴的母亲。谢田飞的律师在 PPT 上用红色箭头标注:两笔交易折价率均超过 60%,违背市场规律。
李雪琴的母亲在法庭作证时显得有些紧张,反复摩挲着袖口说:买车是给家里用,女儿说公司处理旧车便宜。当法官询问是否知道车辆购入价时,老人突然咳嗽起来,旁听席传来窃窃私语。而谢田飞的会计专家证人指出,这两笔交易的税务处理也存在疑点:低价转让固定资产,可能涉嫌少缴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。
比车辆交易更复杂的是子公司的异常转账。银行流水显示,2022 年公司注销前,子公司 B 将 600 万元分 61 笔转给不同的个人账户,每笔金额从 5 万到 15 万不等,收款方均与公司无业务往来。更惊人的是 1400 万元转给某财务公司的记录 —— 该公司在收款 4 天后即注销,其实际控制人被查出是李雪琴现合伙人杨凡关联公司的财务负责人。这不是洗钱是什么? 谢田飞在微博晒出转账截图时,手指因愤怒而颤抖,钱转出去四天公司就没了,演电影呢?
李雪琴团队对此的解释是 正常商业往来,但拒绝透露具体交易内容。在 6 月 20 日发布的律师声明中,他们强调 所有清算程序符合法律规定,并反指谢田飞 违约在先。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,声明发布时间恰好是谢田飞放出学历质疑证据后两小时,这种时间上的巧合引发网友猜测:是否在转移视线?
谢田飞 6 月 20 日放出的 学历炸弹,让事件热度攀上顶峰。他晒出的简历显示,李雪琴在北大期间声称参与的 20 多个学术项目,经核查 要么子虚乌有,要么她的名字不在参与者名单。更致命的是二级游泳运动员证书的争议 —— 李雪琴曾在节目中自曝 不会游泳,却持有该证书,而她毕业的高中在 2014 年被央视曝光 花钱可办体育证书,当年查获 87 人通过此方式高考加分。
网友深扒发现,李雪琴 2013 年高考成绩 633 分,距北大在辽宁的录取线 分,但她通过自主招生获得 20 分加分。问题不在加分本身,而在加分途径是否合规,某教育博主分析道,如果游泳证书涉嫌造假,那自主招生资格就有一定的问题。更尴尬的是,李雪琴的同学出来 辟谣 时说法前后矛盾:先是称 靠作文竞赛加分,后又改为 科技类项目获奖,反而让疑点更多。
谢田飞晒出的聊天记录显示,十斤文化内部早已知晓学历问题。2020 年某次策划会上,市场部总监曾提出 要不要规避北大标签风险,李雪琴回复:没事,观众就吃这一套。这段录音被处理成变声版本在网上传播,虽然无法确认真伪,但引发了关于 公众人物诚信 的讨论。李雪琴工作室始终未公开回应,只在评论区重复 让事实说话,这种模糊态度让质疑声愈演愈烈。
2024 年底的股权变动,被谢田飞视为 资产转移的铁证。天眼查显示,李雪琴将其名下 90% 的公司股份转给了母亲控股的另一个企业。她妈根本不懂经营,这就是典型的关联交易,谢田飞的代理律师在庭上展示股权架构图,红色线条从李雪琴的公司延伸至其母的公司,目的是让我无法执行判决。
李雪琴方的解释是 家族内部股权调整,并出示了母亲的银行流水,证明转账资产金额来源合法。但细心的网友发现,接收股权的企业成立于 2024 年 11 月,恰好是谢田飞提起诉讼后一个月。这时间点也太巧了吧? 某财经自媒体分析,就像提前知道要打官司,专门设立的防火墙。
案件审理中的一个技术细节成为关键:法院暂时不允许查询子公司账目。谢田飞的律师团认为这导致 关键证据链断裂,而李雪琴方则主张 子公司与本案无关。在 6 月 23 日的庭审中,法官最终决定 待第三方审计报告出具后再议,这个决定让旁听席的记者们纷纷记录 —— 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案件将进入更漫长的证据拉锯战。
李雪琴如今的商业经济价值与六年前不可同日而语。据估算,她 2024 年的年收入在 1200 万到 3000 万之间:单条微博广告 15-30 万,抖音报价 10-20 万,综艺片酬 300-800 万,电影客串 100-300 万。6 月 18 日,某美妆品牌刚宣布她为全球代言人,代言费据传达 800 万 —— 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谢田飞主张的 190 万分红,不过是她两个月的收入。
但财务纠纷的影响正在显现。6 月 22 日,某卫视宣布李雪琴退出新综艺录制,官方说法是 行程冲突,但知情的人偷偷表示 品牌方施压。更严重的是学历质疑对 人设 的打击 —— 那个 北大才女 + 脱口秀女王 的复合形象,曾是她区别于其他笑星的核心竞争力。如果学历有问题,那她的整个公众形象都建立在谎言上,某媒体评论道,这比欠 190 万严重得多。
谢田飞则陷入另一种舆论困境。有网友扒出他名下公司实缴资本为 0,质疑其 自身财务不规范。更有人翻出他 2023 年的朋友圈,内容是 跟李雪琴吃饭,她答应年底分红—— 如今看来,这更像是暴风雨前的平静。他现在像个赌徒,想靠爆料翻盘,某法律博主分析,但商业纠纷不是舆论审判,最终看证据。
2025 年 6 月 25 日,北京某咖啡馆角落,谢田飞对着录音笔整理证词。窗外阳光正好,照在他面前的文件上 —— 那是十斤文化 2021 年的银行对账单,上面用荧光笔圈出了数十笔可疑交易。其实我就想要个说法,他突然停下笔,镜片后的眼睛有些发红,当年在出租屋吃泡面的时候,谁能想到会这样?
与此同时,李雪琴正在上海某摄影棚拍广告。化妆师给她上粉底时,她盯着电子设备屏幕发呆,助理轻轻提醒:姐,该拍了。她点点头,嘴角努力扬起笑容,只是眼底的疲惫藏不住。手机备忘录里新建了个文档,标题是 致粉丝,但正文只有光标在闪烁。
这场风波最吊诡的地方在于:涉案金额对李雪琴而言并非天文数字,为何双方宁愿对簿公堂也不愿私下和解?某投行人士分析:关键不在钱,在控制权和声誉。李雪琴要保住商业经济价值,谢田飞要验证自己没错,这已经变成面子之争了。
当夜幕降临,法院大楼的灯光亮起,照亮了门口的国徽。李雪琴和谢田飞的故事还在继续,就像北京夏天的雷阵雨,来得猛,却不知何时停歇。而这场从出租屋开始的创业梦,最终在法庭的镁光灯下,暴露出资本与人性的复杂肌理 —— 正如网友评论的那样:共患难时是兄弟,同富贵时是对手,这大概就是娱乐圈最真实的寓言。
在案件最终判决前,所有的猜测都只是迷雾。但能确定的是,无论输赢,李雪琴和谢田飞都回不到那个分食泡面的雪夜了。就像十斤文化注销时的清算报告,那些曾经滚烫的梦想和情谊,最终都被换算成冰冷的数字,记录在商业社会的档案袋里,等待时间给出最终的注解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